全面评价邓小平和改革开放(七)

大江东去 于 2004-11-1 15:47:00 发表在:革命左派论坛


全面评价邓小平和改革开放(七)
--许家屯《香港回忆录》读后感
(初稿于2002年8月修改于2004年9月)
作者: 靳草
日期: 2004-10-30 01:22

(三) 关于地区发展方面的所谓变化


邓小平设计改革开放又一个"杰作"就是不仅"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部分"幸运地区"就是沿海地区,为此,划定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包括新造了一个深圳特区。二十多年过去了,在这些划定的沿海地区,还真象魔术般变化起来,鳞次栉比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流光溢彩绚丽耀目的商市,车流如水,灯红酒绿,欢歌宴舞,好一派繁华景象。不仅在沿海地带,就是在中西部地区,如最近有外国人惊叹处在西部待开发地带的城市如成都、重庆之繁华,丝毫不亚于沿海都市。国内外资产阶级媒体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狂吹猛夸,就是以那些危乎高哉的楼宇,再配以统计局层层造假编制的数字,欺骗世人。这就是邓小平们得以炫耀的"发展"、"腾飞"。


沿海和城市地区的所谓发展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效仿模式的畸形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为了满足资本榨取劳动的剩余价值的需要,为了维护统治制度的需要,为了满足资本家、官僚以及依附于他们的所谓"白领阶层"奢侈享受、作威作福的需要,而对于国家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则是轻视忽略甚至破坏。这毫不奇怪,剩余价值和丛林法则是统治者的最高追求,是社会运转的驱动力,那么,处在对立面的人民和社会的利益当然要受到损害。这些所谓发展既然是为了统治的需要,当然做的更多的是表面文章,它所造成的是对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是对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是对国家和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破坏。

沿海地区的这些所谓发展离不开各种必需的资源,如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的建筑材料以及技术、资金等。这些资源最主要的还是来自广大中西部内陆地区和农村地区。

广大农村地区在毛泽东时代积蓄的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极为廉价的人力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例如源源不绝的农村劳动力,工资又低,又有一定文化水平,真是价廉物美,使赚足了剩余价值的中外资本家们喜不自禁。在城市常年打工人数一般占这些城市常驻人口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以上,从事城市里最苦最累最有害而工资又最低廉的工作。正是这支新生的数以亿计的无产者劳动大军,以勉强糊口的低微工资,在严重缺乏劳动保护的条件下,以自己的肉体、血汗和生命支撑着沿海地区的发展。


建国后三十年,特别是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宏大并具有相当先进水平的基本建设、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体系,积蓄了极大的潜力。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优先发展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利用国家给予的所谓"优惠政策"狂吸中西部地区的各种资源潜力,就形成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所谓"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景象。就拿深圳刚设特区时来说罢,全国每个省市、中央各部委以至地市一级甚至县级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都派出所谓能人拿着大把的钱到深圳,名义上是开设"改革开放的窗口",实际上是各种名堂的淘金
,最后,这些投入的资源有多少是为国家和本单位谋得了发展和利益呢?这大概成了无法说得清的一大笔黑帐。各个享有特殊政策的开放城市都有与此类似的情况。

沿海地区所谓发展变化的另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就是走私。随着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沿海地区走私活动就开始泛滥起来。这种疯狂掠夺国家内陆地区资财的行为象其他腐败行为一样,虽然从来就被认定为犯罪活动,但也一直象腐败一样受到更多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掩护。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媒体早就有揭露,各大商场销售的彩电99%都是走私进来的。其他如汽车、香烟、电脑电讯器材、石油、食用油,以至毒品,等等,一直十分猖獗。近年暴露的厦门、湛江特大走私案动辄数百亿人民币,决不是孤立的,决不是短时间发展起来的,只是到了无法掩盖的地步,或是触动了某些权势集团的利益,才受到了查处。二十多年来的沿海走私到底榨取了国家和人民的资财,又是一笔说不清的黑帐。

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小城市虽然没有沿海地区的优惠政策和有利条件,就象重庆、成都等城市一样,它们获取各种资源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权力资本"。这样,驻在地权力机关越大获取这些资源的优势就越大,就越能在城市地区做些所谓发展的表面文章。

沿海和城市地区得到国外资本的投资,也是取得某些畸形和表面发展的原因之一,但决不是主要原因。这类投资是以获取最高利润的回报为唯一目的的。这些投资对当地的主要回报是税收,而且还有一个时期是免税的。这些外国投资主要在高污染、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国垄断资本在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也给这些地区带来了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并把这些破坏想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转移。

总之,沿海和城市地区的所谓发展,最主要是得益于毛泽东时代的遗产,大肆攫取周边和内陆地区的各种资源,而外来资本只是起一种点化作用即发展资本主义和腐败的示范作用,再就是对中华民族长远生存和发展根本利益的破坏作用。

邓小平设计的这些"窗口"成了一个个流淌国家资源和人民血汗、腐败共产党和社会肌体的疮口,成了国内外资本家疯狂吸吮内地国家各种资源的奶头,成了诱使国家大批企事业单位亏损、破产的黑手,成了外国垄断资本100多年来妄图掠夺中国资源、占领中国市场而用武装侵略所没有达到的梦想成真的桥头堡。

这些"先富起来"的地区的豪华和奢侈是属于"先富起来"的少数权力与资本新贵们,是这些新贵们攫取挥霍浪费国家和人民财富的淘金地和销金窟。这些"先富起来的地区"和"先富起来的人"无论怎样超级的豪华也丝毫掩盖不住两极分化的残酷现实,丝毫掩盖不住这些魔术般聚集的财富来自被榨取的地区和被榨取的人。与每一个豪华都市相临接的农村都是一片贫穷破败景象。广大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数以亿计的打工者生存危机就是邓小平让一部分地区和人"先富起来"的直接恶果。就随着这眼花缭乱的所谓发展,本属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一切,又悄悄地落到国内国外的大大小小的吸血鬼手中。

(四) 关于科学技术领域里的变化


如本文在"旧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一部分中介绍的,虽然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曾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但在旧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却是一片凋零、破落景象,几乎没有任何象样的专业科研机构部门,五亿人大国的高等教育每年只培养5800名毕业生,人民群众中90%是文盲,有志于科学技术事业的人只好飘零到海外谋生。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十年中,科学技术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请看一下在这个时代的代表性成就:一九五六年造出喷气式战斗机,一九五八年造出了万吨远洋轮船,一九五九年研制成功每秒钟一万次电子计算机,一九六一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激光器,一九六二年造出了一万二千吨水压机,一九六四年成功爆炸原子弹,一九六五年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一九六七年成功爆炸氢弹,一九七零年发射成功人造卫星,一九七五年成功实现人造卫星发射返回,等等。

在这三十年间完成或基本完成的其他有代表性的成就还有:大批大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成套设备,如三千万吨大型露天矿、二百五十万吨炼油设备、五十万高压输变电、三十万吨合成氨、二十四万吨尿素、二百吨级电渣熔炼炉、六千马力内燃机车、三十万千瓦发电机组、核潜艇、洲际导弹、与当时最先进的波音707技术水平相当的大型喷气运输机《运十》、杂交水稻、在世界上最先合成转移核糖核酸、80万倍电子显微镜、在基础科学领域里以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一批尖端成果,等等。

所有这些都表明,经过短短三十年的奋斗,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走完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00到300来年的发展历程,在主要领域达到了仅三、五个最发达国家能达到的世界先进水平。这铁的事实证明了建国后三十年,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方针路线,与在其他领域里一样,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待新中国三十年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与其他领域一样,一方面利用挥霍,一方面抹杀掩盖。他在一些场合不得不勉勉强强承认两弹一星这样的成就,但在另一些场合难以掩盖他对这些成就的仇恨。例如,他对我国自己制造的万吨轮船远洋航行成功说什么:"才一万吨的船,吹什么牛!一九二零年我到法国去留学,坐的就是五万吨的外国邮船。"难道为新中国比外国的水平还低一些的成就自豪就是吹牛吗?新中国在那个时候别说造出了万吨轮,就是造出了五千吨级轮船也是值得自豪的,因为那是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仅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白手起家自己干出来的。正是在邓小平看不顺眼的造船行业,在批判了他和刘少奇一伙的"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洋奴爬行哲学后,成为我国各行业中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行业之一,正是靠着这个遗产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后,很快进入世界造船三强之一。也是在这个同一次讲话中,他又说:"现在我们开放了,十万吨、二十万吨的船也可以造出来了。"如果不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1976年8月我国就造出了五万吨级的轮船,难道只是到了他一搞改革开放,十万吨、二十万吨的船就可以造出来了吗?毛泽东时代在造船工业方面积累的遗产在改革开放后释放的同时,同样也受到严重破坏,眼下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陷入困境之中。联系到邓小平把新中国的农业成就全归功于他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一系列作为,人们可以看出,这位把"实事求是"喊得震天响的总设计师,是没有丝毫一点实事求是精神的,他所有的只是魔术师变戏法的本领,他是把别人的东西吹成自己的、把倒退的吹成前进的吹牛大师!

邓小平为了笼络一部分知识分子,利用人们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愿望,在科学技术领域做了很多"设计":把毛泽东时代污蔑成"发展停滞缓慢",把改革开放描绘成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他首先把整个知识分子队伍封为"工人阶级一部分",接着又把科学技术封为"第一生产力",一些吹鼓手就大喊大叫"科学的春天到了!"果真如此吗?那么,让我们看一看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现实罢。

一开始,这"科学的春天"就有些"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姗姗来迟,一直到改革开放八年后的一九八六年,才在邓小平亲自支持下搞了个《863计划》:"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一些领域作为突破重点,在几个重要的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先进水平。"自一九八七年三月开始组织实施。如前所述,在改革开放前,这七大领域内的主要项目,我国就已经接近或达到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如果说建国后三十年的毛泽东时代,从一穷二白起家,发展到前面已经介绍的那样的水平,邓小平还很不满意,他搞改革开放了,无论如何,发展速度至少也应该比那个时代快一点点才能自圆其口。如果发展速度真的比改革开放前快,那么在这七大领域应该是很快的全面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四年了,《863计划》也有十六年了,不要说全面了,哪一个领域获得了"突破"而达到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或是缩短了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至今没有听到捷报。

原来,这个《863计划》根本就没敢使用赶超的字眼,而是用的"跟踪",那么,这个"跟踪"就不仅没有赶超的必要,而且也没有距离的远近了。

邓小平能斗胆使出浑身解数彻底否定毛泽东时代,但就没有勇气和能力完全靠自己的真本事做出一两件漂亮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让人称道。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依靠斯大林时代的遗产还能在上台后的初期在航天航空、导弹核武器等高科技领域继续取得一些实际发展,而邓小平一伙连赫鲁晓夫也不如,在他的《863计划》划定的七大科学技术领域内,有的方面倒退了,有的方面停滞了,与世界的差距很快就又拉大了。

航空工业方面,我国在一九七零年党中央决定上马,一九八零年研制并试飞成功主要性能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波音707类似的《运十》大型喷气式运输机,只待继续试飞并批量生产了,但邓小平一伙把在造船业未能实现的"造船不如买船"的遗恨发泄在《运十》上,硬把《运十》说是"四人帮项目",把《运十》活活地掐死在摇篮里,演绎了一场真正"宁要邓小平的买机,不要四人帮的造机",使我国在航空工业领域已经赶上来缩短了十五年的差距又完完全全的倒退了回去,使得我国至今连比《运十》低一个档次的大型喷气式运输机仍然造不出来,使得我国的天空飞的干线飞机全是清一色的外国造,使得我国航空工业的市场垄断在外国资本手里。

在航天方面,我国在六十年代末就已经为载人航天进行准备,在一九七五年就已经实现了卫星发射回收技术而解决了载人飞船上天的关键技术。这时离第一颗卫星上天不过是五年,建国也只有二十六年。现在,二十七年过去了,只是重复了两次模拟载人飞船上天,何时实现载人上天,仍在渲染炒作中,仍是一个谜。本来,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核武器等航天技术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发展速度不仅超过了美国,也超过了比美国还快的前苏联,现在,这种发展速度何在呢?即使哪一天终于把载人飞船弄上了天,那还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高速度吗?那还是人民的成就和自豪吗?那不过是统治者利用毛泽东时代的遗产变卖的小资本和把败绩当成绩继续欺骗蒙混人民的障眼法罢了。在电子计算机技术方面,改革开放前,我国就已经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有的甚至还超过了,二十多年过去了,跨国垄断公司的电子计算机及元器件产品充斥了我国市场,而我国的生产部门只不过是充当了它们的组装车间而已。就连二十多年前大大落后于我国的印度现在这方面也已大大超过我国了。

精密机床工业是现代工业的支柱产业。建国后三十年中,国家一直把机床工业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基本奠定了我国机械工业的基础。机床行业对机械工业的需要满足率达到80%以上,高精密度机床在制造工艺和品种方面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才能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两弹一星、二汽等一系列超大规模的工程项目。在改革开放后,这个行业也和能源、农业、国防等基础产业一样,成为吃老本的行业之一,相当长时期不受重视,扶持投入大大下降,拉大了和国际水平的差距,形成了恶性循环,以至于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系统市场的70-90%被国际垄断资本占领和控制。

在生物科技方面,我国在六七十年代就以世界领先的地位实现了胰岛素、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培育成功杂交水稻。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国生物科技领域能在世界上数得着的成就还是这几样。现在,这些领先的地位已经不存在了。近几年参加国际上人类基因1%的破译,作为在二十年前就已掌握领先世界的基因合成技术,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完成这点工作量的人类基因破译,就象已经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二十年后又再发射回收几次无人飞船一样,是成绩还是败绩呢?在生物科技领域中最重要的制药行业,国外资本已经在我国取得完全的垄断地位。就是在我国得天独厚的中药
制药行业的优势也正在大幅度丧失之中,目前在世界上100亿美元的中药销售额中,我国仅占3%。

国防科学技术和工业在建国后三十年中,由于国家巩固和生存形势的需要,是我国的先导核心行业,国家在国防科学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获得了极其巨大的发展,也蓄积了最大的能量和潜力。我国在六七十年代就试验成功原子弹、氢弹及其运载火箭,但据《参考消息》多次报道,我国目前只有20枚导弹核武器。这虽然无从考证,但从邓小平早就宣称的"我国的核武器只是象征性的"可以得到印证。我国七十年代就已经研制成功核潜艇、驱逐舰、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现在却要依靠大量进口,还达不到目前台海的军事均势。邓小平多次讲要军队"顾全经济建设的大局",要军队"忍耐",并且竟然不惜让军队去经商发财经受腐败的洗礼。几乎所有的军工及科研部门都"军转民"了,厂停人散,以至于有的破产连工资都发不出,国防科技怎么可能有什么发展呢?二十年前,我国的空军当时就是曾与美帝空中霸王进行过许多年较量而打出了国威军威的世界三强之一,当时拥有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相当的4000架战机,而现在只靠着进口的上百架战机维持着空防。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怎么可能依靠进口武器建立和维持军事优势呢?实际上,国防科技行业是我国受到最大破坏和损害的行业。人们痛心地用"自废武功"、"自毁长城"来比喻这种行为。邓小平根本就不想和帝国主义和各国
反动派斗,他一上台就推行一条向帝国主义一边倒的投降外交路线。他把过去国家对军队的巨额投资转移用于建立稳固自己的统治,对付老百姓有坦克和机枪就足够了,他根本没有什么心事去发展国防科技。向外国买了几件新武器,与其说增加军事实力,还不如说是为了抚平军队内部的不满。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学技术队伍受到极大的损害。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毛泽东主席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经过几十年的锻炼,建立了一支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拥有了门类齐全配套的科学技术体系和机构,具备了很强的科学技术攻关能力。但是邓小平改革开放后,在科学技术部门,把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造的旧学术权威扶起来,又培养一批只专不红甚至既不红也不专而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离心离德甚至仇恨的新学术权威,让这些人把持了科研部门,把科学的殿堂变成了名利场、腐败窝,对科技人员赎买、收买,排斥又红又专的科技人员,正直之士无法施展才华,投机之徒左右逢源营私舞弊,以至科研部门的事业费普遍成了人头费,各种不正之风、学术腐败日益加剧,内耗严重,何来科研攻关?结果,象《运十》总设计师马凤山那样的杰出科学家郁闷而死;有的无可奈何的退休;有的就只好到海外谋生。据媒体多次报道,改革开放后,全国派出留学人员30多万,有三分之二不归。这仅仅是指公派的。实际上,以各种理由、各种名义、各种方式出国的科技人员数目比这个数字要大的多。有很多著名科学家培养的研究生几乎全部出国了。甚至于这种科技人才的流失已经大量发生在有发展潜力的中学生身上。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教育体系成了为
帝国主义和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培养人才的摇篮。中国的教育和科技队伍陷入这种状态之中,还谈得上什么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科学技术事业是分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如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尖端科学与一般科学,高新技术与普通技术,等。决定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是基础科学、尖端科学、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能力,以及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尖端科学与一般科学、高新技术与普通技术的协调、平衡、相互转化能力。毛泽东时代,虽然只有短短的的二三十年,我国的基础科学、尖端科学、高新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如在理论数学、高能物理、结构化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高水平的成果。正是这些成果才使我国在相关领域取得世界先进水平的地位。但在基础科学这类领域,常常不能迅速、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与社会成果,它需要国家的支持扶助和科学家的献身精神。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后,为了尽快的变幻出让人们相信和支持他的政策的"发展成果",竭泽而渔式地转化释放毛泽东时代积蓄的能量和潜力,在应用科学、一般普及性科学的中下游领域大做表面文章,鼓动一些科技人员下海、创收、捞钱,虽然使得一些人盲目幼稚地相信了他,但造成的科研部门的腐败、贫困和内耗却使我国的基础科学、尖端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创新能力受到极大的损害,在科技领域不敢再提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降低为"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几年又大喊所谓"发展创新能力"。但是,没有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没有了共同追求的理想和向心力、凝聚力,没有了一个具有献身精神、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在一个腐化堕落的环境里,就算是增加了一点投入,按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金钱万能的信条,就能把一个大国的基础科学、尖端科学发展起来吗?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理由之一是要所谓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实现四个现代化。他无视建国后受到先是美帝、后又有苏修以及追随它们的其他国家二十多年封杀的历史事实,无视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粉碎这种封杀打开外交局面的成就,煽动攻击毛泽东时代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他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学习他们的先进科学技术。但在国际阶级斗争的形势下,还要不要坚持毛泽东时代自力更生的法宝?怎样处理自力更生和学习引进外国科学技术的关系?外国资本家会卖给我们什么样的技术?我们怎样既学习引进而又不会受到外国的利用和牵制?等等,这些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也关系到我国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他要么放几句空枪,要么根本不予理会。二十多年了,引进合资成了提高科技水平的代名词,自力更生从口号到精神再到具体行动都已经销声匿迹,从花钱买技术到市场换技术,最后买来换来了什么样的技术呢?结果是,《863计划》"跟踪"十六年世界先进水平的结果,是差距越来越大;科研部门和队伍发生的腐败内耗与人才流失使得基础科学和尖端科学的攻关创新能力日益衰落;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关系到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战略产业日趋陷入困境并逐渐被国外垄断资本或全部或大部或部分挤垮、挤占、控制。举一个普通例子:我国一九五八年就能设计轿车,四十多年后,技
术实力不知增强了多少倍,二汽的神龙二厢改三厢竟花了5亿法郎请法国人设计。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例子。二十多年来,曾完全依靠自力更生建立了强大的科技体系、经济体系的中国又拜倒在曾被斗得不得不上门求和的帝国主义的脚下,而成为它们的玩物、附庸。邓小平的所谓通过开放发展科学技术不过是一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赊本买卖。当然,也有赚的,首先是国际上的垄断资本主义势力,其次是国内的新老资产阶级。特别是这个国内的新资产阶级,为了爬到有产阶级的地位,为了积聚自己的资本,为了自己能捞得一个硬币,就是把国家和人民的金元宝扔出去,它也是不会心痛的。

总之,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和其他领域里一样,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我国在毛泽东时代与世界先进水平大大缩小的科学技术差距又在迅速拉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