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姑娘道·媳妇道·老太太道

(一)姑娘性如棉、志为根、心存众人好处、身有补助力、以提满家为己任、做一家的贵星。

媳妇性如水、意为根、身子要勤、心感一家恩,以托满家为己任、做一家的喜星。

老太太性如灰、志为根、身子要稳、心存众人的道、以兜满家为己任、做一家的福星。这是妇女的真道,不要轻视这几句话俗气,谁能悟透谁有福享,千万别当口头禅,会念就算啦!必须实行出来,才算得道。

(二)志为根是不贪,性如棉是不争,用绵花纺线、棉长不断,姑娘的意,也要象那样长。

(三)当姑娘的对于家庭,身有补助力是消阴命,是和佛国接气;心存众人好处是接缘的,是成神的途径;性如棉,意气发动,是成神的根;志为根是成佛的根。

(四)姑娘是世界的源头!源头不浊,水流自然清洁。当姑娘的要是好退缩,不肯讲姑娘道,就象有灯无光一样。

(五)媳妇性如水,性子要象水一般地温柔,水弯弯曲曲流去,说不定流几千里终归大海,媳妇的意也要那么长,把全家人都托起来,象水漂浮东西一样。会当媳妇准生贵子,你看那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随方就圆,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当媳妇的要能性如水,怎能不合道呢?随贫随富、可高可低、总不变他的本性,人能这样就算得道,也就是媳妇佛。

(六)做媳妇的身界要有实行,心存全家的好处,性如水要常乐,就是挨屈打屈骂,也必说是为我好,若是心里没有我,哪能管我呢?若是遇着眼睛有毛病的丈夫,就想比瞎子强多了,能这样想便能知足常乐,这是妇女的真道。道为什么丢了呢?就因为什么人不讲什么道了。

(七)锦州赵伯心,年轻时就在女义学教书,后来嫁给王家,翁父是双眼瞎,脾气暴躁,婆母是出名的刁妇、又抽大烟,丈夫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流落失踪。她的婆母对她百般虐待,夜晚叫她拿条倒水侍候到半夜,白天还得教书养活全家,日常不得一饱,这样过了二十多年,终于把公婆感化过来,不但不再讨厌她,反而喜欢她了,公婆去世,她依礼殡葬,众人都佩服她能行难行的道,受难受的苦,所以我说她�"女状元"。

(八)赵伯心的道行得最真,教书养活公婆,生养死葬是尽了孝道,又教书养活儿子,是人间的慈母。再能立身行道、劝化世人,不为儿子做打算,就是神界的母亲了。人所以不能成道,只为儿女关打不破。

(九)方海澜是个女丈夫,为养老母、舍身为妾,为了守节,毁容退魔,为了学道、带病人会,为了救世、讲道论德,为了成道,任劳任怨。人说她是菩萨化身,我说她是化身菩萨,要知道,道是在逆境中修的,德是由苦难里成的,打破难关即登彼岸。

(十)朱玉珊又是顶顶(最高)又是顶底(最下面的底如鞋底),她是善东又是老太太,她在家里是顶顶,当老太太要知道全家人的道。当善东是顶底,要能兜底,知道世人的道,能把家里每个人的道和世人的道,都明啦,才能兜满家、兜满世界,尽了又是顶顶又是顶底的责任。一家好、一国才好;一国好、世界才好,要能得着一位古人的道,你就是位古人,得着今人的道,就是活脱生,要能以志为根,便是到了佛国,真能性如灰,也就是佛。

第十六节 夫妇道

(-)道是什么?就是阴阳。阴阳是什么?就是夫妇。夫妇各正本位,就合道。道落后天,男无真刚、女无真柔,家庭不知,没好儿孙,殃及社会,天下才不太平,世界才不安宁,这是由于人根不良。我教夫妇明道,天地定位,阴阳气顺,子孙必贤,世多贤人,怎能再乱呢?

(二)古人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我所讲的三纲是--一、性纲、二、心纲、三、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纲字当"领"字讲,今人硬当"刚"字用,要振起乾刚,就欺负女人,把领变成了管,把女人当做奴隶、玩物,不是打、就是骂,还以为是应该的,真是欺人太甚!所以我才提倡先天结婚(从俭结婚),使男女平等。

(三)我所讲的三纲是,不动禀性是性纲,不起私欲是心纲,没有不良嗜好是身纲。丈夫只可领教妻子,不可管教女人,一管便是不纲啦!骂女人是动威风,女人虽不敢还言,可是恼气已存在心里了;打女人是动杀气,女人虽不敢对打,可是恨气已存在心里。这种恼恨之气,当时发泄不出去,将来必遗传给子女身上,这不是管女人的大害吗?人是习而不察,真是愚得可怜!

(四)古人所说的三从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对也从、不对也从,那叫盲从。现今的女子有三赖--在家赖父母,出嫁赖丈夫,老了赖儿女,也不算对。我说女子有个真三从,就是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所以我提倡储金立业,为的是打倒三赖,使女子当个自立的人。

(五)我常说讲道德要男女各正本位,男子以刚正为本,什么叫刚呢?刚就是不动性(不发脾气)。什么叫正呢?正就是合乎正理。女子以柔和为本,什么是柔呢?柔就是要性如水。什么是和呢?和就要合于理。所以刚正就是柔和,柔和也就是刚正,名词虽然不一样,精神却是一样,人就是习而不察啦!

(六)佛经上说:"达彼岸",究竟怎样才算是"达彼岸"呢?我说男人必须明白女人的道,女人必须明白男人的道,才是人人都"达彼岸"了呢。

(七)现今的夫妇,不是男管女,就是女管男,或是互相管辖、互相搅扰,真成为"地狱家庭"了!我提倡男女自立不相管辖,正是化地狱为天堂。

(八)世人最愚,不是男管女,就是女管男,以为是自己的人,非管着不可,这叫"抢男霸女",一旦死了,男的另娶,女的再嫁,谁也不管谁啦!人为财物争贪不已,死后也得扔下,不是愚是什么?总而言之都是为己心重。

(九)我讲的夫妇道,也就是阴阳道,夫妇和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而且家齐、子孙昌旺。所以我说,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也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和乐。现今的人男管辖女,女依赖男,男人打女人,女人怨男人,这叫阴阳不合,家庭怎能幸福呢?

(十)王复乾讲易经说:"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我问他:"水是主柔和的,你常耍脾气,怎能算天一生水呢?"朱循天问我:"这两句话,应该怎样行呢?"我说:"男人定住性纲,不发脾气,就是天一生水,女人能托满家,才算地六承之呢。"

(十一)男人所以为男人,因为有女人。所以男人必须明白女人的道。女人所以为女人,因为有男人,所以女人必须明白男人的道。若是男人没有女人就成了鳏夫,女人没有男人就成了寡妇,就不叫做男人和女人啦!

(十二)男女在没结婚以前,都是以尽孝为主。结婚以后,男人以尽夫道为主,女人以尽妇道为主。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领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下教子女,就是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后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所以不论男女,都必须明道,才能尽孝呢。

(十三)夫妇相处,最好是没说,说好、会宠起骄气;说不好,会引起争辩。不相关的人,好歹都不动心,把夫妇也看做不相关的人就合道了。

(十四)志界夫妇是忘情的,意界夫妇是淡情的,心界夫妇是牵情的,身界夫妇是粘情的。粘情的就搅,牵情的就怕,谈情的能长,忘情的能真。好也没说,歹也没说,来也没说,去也没说,才是志界夫妇。

(十五)志界夫妇是没说的,是互相感恩的,绝不怨人。意界夫妇是快乐的,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心界夫妇是礼仪夫妇,就会互相管辖啦!身界夫妇,是打骂夫妻,因为是照着财势上来的,所以糟糕。

(十六)君子求己,小人求人。我说求己的是先天,求人的是后天。今后的夫妇要夫不求妻,妻不求夫,各做各事,各尽其道,应聚就聚,应散就散,聚也不相搅扰,是和和乐乐的,散也不相挂念,是自自然然的,这就是先天夫妇。

(十七)我常说,看女人的意,知男人的身。看男人的心,知女人的身。象王三姐虽住寒窑受苦,可是在她的意念中,她的男人准当王侯,后来真封王了。李学惠的意念里,总以为她的男人打吗啡、不成材,最后果然不成材。我的心里存着我的女人必当老师,我的儿子必成为读书人,后来真都那样了,这便是实例。

(十八)男子要以志成,女子要以意成。

(十九)天生人都是有福的,为什么享福的少,受罪的多呢?是被风俗刮的,迷了路啦!当官的贪赃,是太太累的;儿子抛弃父母,与弟兄争财产,是为了妻子;违国法、丧良心,都是为了妻子。没有妻子的为自己享福。从这看来,当女人的把忠臣孝子都吃光了,还以为是向着男人,其实是欺负男人。

(二十)女人助夫,要考查男人所交游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所谈论的都是些什么样的话?读书人谈话若是没有义气、心性狭窄,做官的若是不讲廉耻、好贪脏,当女人的若能把他劝化过来,才真是助夫成德呢!

(二十一)我一生过人的地方,是为了公益,立志办女义学以后,不再顾妻子。别人做的善事很大,总免不了顾妻子,所以不如我。朱循天过人的地方,是绝不管妻子,他劝她六次,她不但不听,反而一定要离婚,他也没动性,所以高出众人。俗人笑他怕老婆,我说他是三纲领的"状元"。

未完待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