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文明”解读之一
眼下正在中华世纪坛展出的《神秘的玛雅》———墨西哥古代文明展,每天都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3000年前的热带雨林、面目冷峻的石像、神奇的面具……无不吸引着观众细细品味。这其中,最难弄懂的恐怕还是玛雅人的象形文字。任何一个古代文明都有自己的文字体系,文字是文明形成的标志。然而,玛雅的象形文字对于现代人说来真是一部天书,它的谜底直到今天仍未解开。
事实上,玛雅象形文字的发展水平与中国的象形文字很相近,只是符号的组合远较汉字复杂,块体不像汉字要求方正而是以近似圆形或椭圆为主。字符的线条也不像汉字的笔画那样横平竖直,更多地依随图形起伏变化、圆润流畅。玛雅象形文字中刻画动物形象的图样往往很能传神,既生动而又鲜明,反映了玛雅艺术家和文字学家的功底。 把形象化的图形和图案化的简体符号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那些正规的、方中有圆、方圆结合的玛雅象形文字,它们就是我们在玛雅纪念碑上经常看到的或短或长的铭方中的字体。当时的玛雅社会已出现了纸张和成书抄本,再加上玉器、陶器和日常用品中皆普遍有文字书写的情况,可见象形文字尽管比较艰深,却已成为玛雅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它的复杂美丽与它的广泛使用都成为玛雅文化生活中的一大特色。这正是玛雅人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